大棚病害多发,究竟是些什么在作怪,如何防 治呢?
2024-04-22 来自: 山东棚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575
大棚湿度大导致病害多发,降湿非常重要!
随着气温的逐步降低,温室大棚的湿度越发难以控制起来,一些病害也便开始发作,长毛、腐烂、长斑、或是果面凹凸不平,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究竟是些什么在作怪,如何防 治呢?
一、湿度大,哪些病害容易发作?
1、灰霉病灰霉病常见于大棚番茄、黄瓜、辣椒、草莓等多种作物,植物的叶、茎、花序和果实都可感 染病菌。发病部位常见有稀疏至密集的灰色或灰褐色霉。
这是一种真 菌性 病害,低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发作,尤其是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条件。
2、绵疫病绵疫病俗称“烂果”、“水烂”,主要为害果实。发病时,初在近果肩或果脐部或果面上产生光滑的浅褐色浸湿状不定形或近圆形病斑,迅速向四周扩展,有的会有深污褐色或浅的轮纹,后病部扩展至大部分或整个果面,果肉腐烂变褐,病果容易脱落。
绵疫病属于低等真 菌病害,常见于茄子、黄瓜、扁豆、西葫芦、西瓜等多种作物。一般气温25-30℃,相对湿度80%容易发病。
3、细 菌性叶斑病细 菌性叶斑病,又叫“细 菌性斑疹病”,以叶缘及未成熟果实为害 。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 点,四周常具黄 色晕圈。湿度大时,可见菌浓。幼嫩绿果染病,为深褐色小圆点,散生在果面上,稍高于果皮,但中 心不凹陷,果实变红时,果面上的小绿点也不转红。
细 菌性叶斑病常见于白菜、辣椒、黄瓜、草莓等多种作物。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发病。
4、菌核病主要危害茎蔓、叶片和果实。茎基部染病,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叶片染病,叶面上现灰色至灰褐色湿腐状大斑,病斑边缘与健部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斑面上现絮状白霉,终致叶片腐烂。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斑,后期呈湿腐状,表现为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现数量不等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菌核病是土传真 菌病害,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病害发生。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 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
5、霜霉病霜霉病属于真 菌病害,病斑受叶脉限 制,呈角斑型,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许多叶菜霜霉病,正面产生黄 色和褐色褪绿斑,背面产生白色霉层。
霜霉病是一种典型的高湿病害,对温度条件要求不高,但冬季低温寡照的环境条件容易导致棚室湿度过大,导致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霜霉病能够危害黄瓜、甜瓜、丝瓜、生菜、莴苣等多种蔬菜作物,是蔬菜生产中为害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
所以我们就可以选择使用温湿度传感器来进行预防这些危害。